2019年5月13日,在美丽神圣的英国白金汉宫,19岁的广州女孩陈心怡经过18个月的自我挑战,获得了拥有63年历史的爱丁堡公爵奖金奖,从而为该奖项增添了一名中国籍的获奖者。当天,陈心怡在白金汉宫内接过。
当天,陈心怡在白金汉宫内接过英国格洛斯特公爵理查王子和残奥会奖牌得主Sean Rose为她颁发的爱奖奖章和证书,并鼓励她,陈心怡笑着说:“其实我只是超越了自己而已,这个过程本身就足够精彩。”
途中左二为获得金奖的陈心怡
这不是竞赛,考核的是每一位参与者的坚持与毅力
爱丁堡公爵奖创立于1956年,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即爱丁堡公爵与德国教育家库尔特·哈恩共同发起。鼓励14岁到24岁的年轻人踊跃参与社会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和提高体能、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并热心助人,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该奖项被超过130个欧美、英联邦国家认可,分为铜奖、银奖和金奖,旨在能够让更多不同背景的孩子们可以发展充分挖掘和发展自己的潜能从而获得丰富的人生。爱丁堡公爵奖的公开数据显示,在2018/19年期间,共有来自全球46.2万的孩子们参与了该奖项的各项活动中;其中,当年新报名人数为28.8万人。在2018/19年度,有15.3万的参与者最终获得了爱丁堡公爵奖的铜奖、银奖或金奖,其中获得金奖的总人数仅为1.2万人。预计在2021年,当年新报名参与该奖项的人数将达到35万人。
2019年获奖者在白金汉宫内合影
孩子们通过获得奖项的同时,能够获得宝贵的生活体验以及培养未来职场所需的必备技能和品质,例如强大的毅力、信念感、信守承诺的决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对于爱丁堡公爵奖的金奖参与者来说,他们需要完成五项考核任务,包括技能学习、体育锻炼、志愿者行动、完成野外徒步探险以及与参与一次离开家庭的团体生活。此外,该奖项在项目完成的时限上也提出了要求———孩子们可以从14岁开始参与其中,并需要在25岁之前完成所有考核的任务。这个奖项强调的不是难度,而是参与者是否能够真的在很长时间里去坚持完成自己所热爱的东西。此次获奖的中国女孩陈心怡,就是选择了历时18个月完成了5项考核,最终获得金奖。
针对这个奖项,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高度评价:“课堂学到的东西,考试后就忘,而体验式的教学,通过参与、操作、辛苦、甚至冲突,学到的东西,是自己一生的财富。”
香港特首梁振英也曾感慨,“公爵奖参加者敢于接受挑战,克服各种困难,正如奥运倒数一周年主题曲We Are Ready中的歌词所讲:超越了自己,赢得一场光荣的胜利我相信这正是公爵奖不平凡的地方。”
这一切,陈心怡做到了。
爱奖金奖获奖者-陈心怡
18个月超越自我 热爱与坚持让获奖成为水到渠成
陈心怡出生在广州,并在广州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教育。在国内,她的成绩不是顶尖的,但说到全面发展,她也能算是很多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这次获得爱丁堡公爵奖金奖,陈心怡认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就是做好每天应该做的事情”。
“在参加考核的这18个月里,我做的事情包括建立学校羽毛球俱乐部并担任义务教练(志愿服务)、每周定期健身和跑步(强健体魄)、从头开始学习爵士鼓和定音鼓(音乐技能),参加生物基因的科学夏令营(适应全新环境),以及参加了两次野外徒步的旅程(生存技能)。其实这些内容单拎出来哪一项都不算难,但获得奖项的难点在于你能不能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并为所热爱的事情坚持18个月;在于你能不能用18个月为自己设定一个清晰的目标,然后分解这个目标,并在每个月每周甚至每天都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很多人都在同样的时间里消磨了最初的热爱或忘记了原本已设定好的目标。鼓励培养强大的毅力,这是爱丁堡奖项计划最重要的一个理念。”陈心怡说。
此次竞争金奖的参与者中,有来自英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年轻人。陈心怡说,自己和他们并没有什么能力的不同,最终能够获得金奖,可能只是因为她多了一份热爱、多了一份坚持、多了对目标和规划的执行力。而所谓“坚持”,恰恰是她把很多困难分解到了日常生活当中的每一天,并鼓励自己勇敢面对。
在陈心怡看来,爱丁堡公爵奖只是一个契机,给原本自己生活中就已经坚持的事情明确了一个目标,并且给完成这个目标设定了时限。这个奖项的意义,不在于打败了谁或是争得了第一,而是在于鼓励她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去奖励她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
“不是因为这件事有用才去做,而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就足够精彩。你对这件事的认同,才是你做这件事的意义。也因此你在这件事情完成后能收获许多,包括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执行力、规划力、领导力等,而这一切并非课堂所得,而是你负责任地、努力经历过整个过程后自然而然地学会的东西。”陈心怡如是说。
对于被问到“高中阶段学业繁重,做这些事会不会耽误时间吗?妈妈支持吗?”陈心怡一脸幸福的聊起了身为教育专家的妈妈黄湘雯。
陈心怡和妈妈
妈妈是最坚强后盾 我不需要叛逆期
“我妈妈就是同学眼中的“别人家的妈妈””,陈心怡自豪的说。
在她看来,妈妈的包容简直不可思议。回想起自己这些年的成长历程,“感觉自己做什么都可以,因为妈妈从来没有反对过自己的选择,只有沟通、理解、鼓励和支持”,所以“我没有叛逆期”。
对此陈心怡甚至略有不甘,在妈妈这种大而全的包容下,完全没有留给她叛逆的空间,“你说,她都同意了我还能叛逆个什么?”。就这个说法,我们采访到了她的妈妈黄湘雯。
黄湘雯目前就职于英国教育周刊,也曾担任过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教育推广主任。当被问到孩子对她“心大”这一评价时,伴着“哈哈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黄湘雯问到“就只有这个吗”?
“其实,我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就是要学会陪伴、学会放手,像心心(陈心怡)在成长过程中,我最常说的话就是’Everything is fine’,因为我真的觉得没什么是不可以的,比如感觉学习太累了想放轻松几天,或者根本不想去各种补习班奥数班,或者是某次考试没考好创下历史低分,甚至是’早恋’我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可以。因为这就是每个人的人生啊!”
黄湘雯也强调到上面说的“放手”都是有前提的,就是孩子的三观要正确,必须有正确的判断力,有积极的心态。而这些就源于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她认为一个孩子如果在高中阶段还不能对未来有规划、不能正面思考自己的人生,父母就是失职的,至少是不合格的。
爱丁堡公爵奖金奖 只是起点而非终点
针对这次心心获得爱丁堡金奖,黄湘雯说,作为教育资深从业者,她深知这个奖项意味着什么:对于获奖者而言仅仅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的一项荣誉,也证明了获奖者具备了服务社会、承担责任、勇于挑战自我的潜能。奖项已成为过往,新的乐章还需要孩子们继续努力。
“我不建议家长和孩子们过于功利性地去解读爱丁堡公爵奖。这个奖项的重点在于孩子们能够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能够找到为了热爱而努力奋斗的动力、以及过程中收获的无法在课堂中培养的能力。而这一切,恰恰是老师或者家长们没有办法代替孩子做的事情。”
“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黄湘雯补充到,“孩子成长过程中,帮助他们找到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比什么都重要。没有原动力的孩子,恐怕还是会很难做到自我激励、主动规划、乐于克服困难和勇敢执行动。我鼓励父母和孩子每天都有机会一起讨论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充分沟通后让孩子做出决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凯盛专家。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新闻资讯 / NEWS AND INFORMATION
2024-05-24
2024-03-18
2024-02-09
2023-08-31
公司邮箱:jane.dong@aetennis.cn